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人教社:历套教材都是“是人”
10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最近,一则在知乎上的帖子火了,就是关于是对“是人”还是“斯人”的考证。网友们更是不淡定了,绝大多数的“70后”、“80后”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所学所背的课文就是“斯人”;也有少数“90后”、“00后”表示课文就是“是人”……
如果是“是人”,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记忆偏差;如果是“斯人”,为什么又在课本上找不到?要知道二三十年前可没有什么语文课外辅导教材,大家都是跟课本学。为此,有不少网友把自己的疑问和考证都发在网上,更是引起了各个年代集体记忆的热议。究竟何对何错?又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3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还有各持己见的网友们。于是,“是人”“斯人”便这样说开了……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官方课本上出现过这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采臣老书生”曾经背的滚瓜烂熟的“斯人”版古文是从哪里来的?评论区更是一时激起千层浪,来自云南、海南、湖北、广东、上海、北京……网友们都纷纷留言,都表示匪夷所思,明明自己学的是“斯人”。
一边是很多人完全相同的记忆,一边是现实中印在课本上的信息。“采臣老书生”还进行了三个推论:记忆被“修改”了,很多人都记忆了错误的信息,看着课本上的“是人”记忆成了“斯人”;现实被“修改”了,历史上所有的古文、教材、纸质的资料是“是人”,但网络上的内容都被改了一个字;时空的“时间线”被扰动了,蝴蝶效应的“时空涟漪”,对因果时间线产生了影响,最终对现有时空的客观现实世界产生了影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70后80后记忆到底穿越了吗
针对网友的疑问,孙旭东还进行了一番考证,《孟子译注》、《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中都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皆为“是人”。这些集子时间跨度从古至今,从未有一处出现过“斯人”。
明明所有语文教材上都是“是人”,为何学生们如今会记成“斯人”?孙旭东认为,无论是古籍、还是教材出现的都是“是人”,但很有可能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因为编写者不够严谨的原因,而把“是人”误写成了“斯人”。从背诵经典的角度来说,“斯人”更为朗朗上口,就有可能产生了记忆偏差。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在考试中出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必须按照“是人”。在孙旭东看来,阅读理解经典在于原汁原味,虽然意思是相同的,但要理解孟子所处的时代和语言环境,就必须按照古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家的考证和讨论,也是为了以正视听。
面对古籍课本上的铮铮字句、面对研究孟子的中文系副教授的考证、面对30多年从教经历语文老师的经验……“70后”、“80后”的网友们依然难以置信。在平行的时空里,记忆为何会发生集体替换?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曼德拉效应,即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也可能导致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个案,比如生物学,人们总认为香蕉树的果实生长方向是向上而不是向下;又比如人体学,肝脏和胃的大小,肝脏比空腹时期的胃要大上许多倍,但是很多人清楚记得肝脏应该比胃小。
事实上,很多认为是“斯人”的“70后”、“80后”,从来没有进行考证,只是记忆中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斯人”,至于这样的印相从何而来,也无法准确地说出。但当考据摆在面前时,“75后”的李先生有些难以置信,但他依然认为“斯人”比“是人”更有韵味。
“逝者如斯、斯是陋室、于斯人也……你不觉得很顺口吗?”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体记忆,“70后”、“80后”们在平行时空里被替换的共同记忆,或许会被“90后”、“00后”们正确的记忆所替代。但这样的考证与探讨,何尝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几零后”都对孟子加深了了解,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