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网络收集)2024年新课标卷文综卷高考真题文字版(不完全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搴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薄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慕的美丽画卷,被攀为中国“生家第一村”。图1示意双风村的建黄分布图2显示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1~3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
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
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B.便于就地取材A.适应潮湿环境
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客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图3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其中,各产业园客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据此完成4~5题。
4.图3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
A.III和I
B.IV和I
C.II和III
D.IV和II
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
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
②提升建筑物质量
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
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都多为早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丛洼地内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图4),打破了我国喀断特地国“最高树”的纪录,据此完成6-8题
6.略
7.略
8.略
9.略
10.图5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A.降雨量大
B.地表产流多
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
11.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①地表径流②地下径流③土壤水分④蒸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遗址发现了1300余座墓葬,其中大型墓葬数量较少,但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这些特点提示我们:大型墓葬规模大且随葬品丰富,显示出明显的社会分层和礼制文化。石制和陶制礼器的成套出土,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礼仪和宗教活动。这些特征通常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特征相吻合,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层,礼制逐渐完善。
2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C
解析儒家提倡德行和能力兼备的人才,符合“选贤与能”的理念。墨家也强调兼爱非攻,实际需要具备才能和德行的人来实现其理念,符合“选贤与能”的理念。法家的尚贤思想与儒家、墨家不同,主张废除旧制度,推行量能授官,任人唯贤,因功赐禄的人才选拔、选官制度,将人的行为结果作为论贤的标准。道家崇尚自然无为,对社会的政治变革和选拔人才并不热衷,更多是避世而非参与实际政治,不符合“选贤与能”的理念。
26.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答案C
解析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的“禅让”形式,通过皇帝让位、公卿大臣劝进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模式重复出现的目的和结果主要在于维持和保护权力阶层的利益。具体分析如下:“禅让”是权臣掌握实际军政权力后,通过礼仪和形式的合法化过程来建立新政权。这种形式避免了直接的暴力冲突,但本质上是通过权力斗争实现政权更替。
27.表1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
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
答案B
解析《三朝北盟汇编》收编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且成书时间最早,史料可靠程度最高,因为选B。
28.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答案A
解析李调元在《卖田说》中提到“卖田以佃田”的现象,说明了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这反映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个体农户将土地卖出后转而租佃更多土地,维持生计。这种租佃关系的盛行并没有改变个体农耕的基本方式,反而是一种延续。
29.表2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这可用于说明新军
A.抵制了列强入侵
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
C.引发了军阀混战
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
答案D
解析清末新军的军官来源构成,可以用于说明新军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新军的军官来源多样化,说明其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且大多数是接受新思想的学生和知识阶层,助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30.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据此可知,当时波斯
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
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
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
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答案B
解析波斯的契约记载了商人承租土地和将土地租给他人的情况,表明了当时波斯的经济关系:地租主要以实物支付,契约明确了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它选项的“开始”“最早”“全部”等在材料中看不出来。
31.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
A.激发“地圆说”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D.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
答案D
解析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特别是连接美洲和亚洲的航线开发,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的事实,表明了世界贸易的活跃,这些航海活动促进了全球贵金属的流动。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史实。
32.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这可用于说明
A.生产方式变革的条件渐趋成熟
B.机器大生产强化对工人管理
C.现代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工业革命促进女性地位提升
答案A
解析17世纪法国细布工场的分工和雇佣情况,表明了生产方式的演变:分工细致、雇佣大量工人,预示了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方式变革的条件正在成熟。
33.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
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
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答案D
解析西非黄金海岸成立的“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以及其后类似团体的存在,反映了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这些团体帮助抵制殖民者的侵略,推动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34.1917年10月8日,新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成立,由13名布尔什维克、6名社会革命党人和3名孟什维克组成,布尔什维克党人当选为苏维埃主席。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党人也取得了主导地位。这
A.表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
B.奠定了十月革命胜利的组织基础
C.加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